文章内容

襄阳市2013年教育工作要点

襄阳市2013年教育工作要点
作者:办公室 来源:襄阳市教育局办公室 襄教〔20132

 

 

一、指导思想

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,以“办人民满意教育”为宗旨,以襄阳建设“区域性教育中心”为目标,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转变作风、规范管理、狠抓落实为保障,促进襄阳教育再上新台阶。

二、主要工作目标

(一)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%。全市适龄儿童、少年入学率达到100%,县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%以上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%以上。

(二)新建幼儿园10所,改扩建30所。

(三)完成200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,确保七个县(市、区)全部通过省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,积极争创“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”。

(四)高中阶段招生4.3万人以上。其中,普通高中招生2.8万人,中职招生1.5万人以上。高考上省线人数达到85%以上,本科上线率达到45%以上。

(五)完成农民工转移培训1.5万人次,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,下岗转岗职工培训1万人次。

(六)全年资助各类学生12.8万人次。其中,义务教育学校5.5万人,普通高中学校3万人次,中等职业学校3.8万人次,大学生生源地贷款0.5万人,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。

三、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

(一)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,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。

1、认真开展“学习贯彻十八大,争创发展新业绩”主题实践活动。精心制订与认真落实工作方案,扎实推进活动,积极争创教育发展新业绩。

2、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。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,提高教育系统党建水平。加强市直学校领导班子建设。

(二)加大工作力度,促进各类教育健康发展。

3、继续办好学前教育。初步建立覆盖县域城乡、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。鼓励探索集团化、连锁式办园模式,完成《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》收官之年的工作任务并迎接省检查验收。

4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编制襄阳市中小学布局规划。加快薄弱学校改造,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。指导南漳县、保康县、谷城县、老河口市、枣阳市、襄城区、高新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省级评估验收,积极争创“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”。

5、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。加强高中招生和教学管理,支持各高中学校走个性化发展之路。加快襄阳三中迁建、襄阳四中国际学校建设进度,支持部分县(市)区一中规划实施迁建工程,积极创建省级示范高中。  

6、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发展。围绕襄阳市“一个龙头,六大支柱”产业布局,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和集约式发展模式。着力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范围。积极发挥“三大职教联盟”作用。

7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。完善全市已建成6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。启动襄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建设工程。做好普通学校残疾儿童“随班就读”工作。

8、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。加大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加快创建综合性大学工作力度。支持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新校区独立发展。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发展。实施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“二期建设工程”,完善教育教学设施。积极争取政策,努力增加我市高等学校数量。

9、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。支持民办教育发展,培育民办教育品牌,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。完善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审批、登记制度。

(三)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不断提升教育质量。

10、牢固树立“立德树人”的理念。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组织开展第十个“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”系列教育活动和“知襄阳、爱襄阳、兴襄阳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
11、坚持“文化立校、文化立教”。深入推进“素质教育百花园”工程。启动并开展“学校文化建设年”活动。认真组织“襄阳歌曲进校园”活动,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位。

12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。贯彻教育部《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》,切实转变教育理念。加强教育科研,构建和谐高效课堂。

13、加强体卫艺与国防教育工作。组织实施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,扎实开展中小学“大家唱、大家跳”活动和第七届百万学子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。积极开展“五城同创”活动,全面完成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。切实加强健康教育、艺术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。

(四)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增强教育发展活力。

14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。认真做好“师德教育月”组织宣传和争当“襄阳百杰.师德楷模”评选活动,巩固活动成果,完善师德考评制度。

15、认真开展教师培训。出台激励政策,积极开展教师岗位技能培训和高一层次学历教育培训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“国培”、省培、市培和高级研修班工作。

16、实施教育名家工程。加强“隆中名师、名校长”、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培育和经验总结交流。完善名师考评机制,发挥名师、特级教师等优秀教师团队的示范、引领和辐射作用。  

17、完善“比访”工作常态化机制。认真开展好“课内比教学、课外访万家”活动,建立常态化的督导制度。建立教师家访量化考核机制和定期通报制度,每学期对各地“比访”情况进行一次第三方测评,通报测评情况。

18、稳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。严格教师准入制度。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、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和相关督办工作。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。

19、推进校长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工作。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15%以上。

(五)加强教育民生,夯实教育发展基础。

20、加快推进东津新区教育项目建设。积极争取和落实教育建设资金。编制实施《襄阳市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规划》。

21、继续完善助学资助体系。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政策,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、助学金政策和普通高中助学金政策。认真做好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工作。加强对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。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享有接受教育权利。

22、积极开展义务教育“基本无择校”城市创建活动。认真贯彻《襄阳市创建义务教育“基本无择校”城市实施意见》,力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生比例控制在10%以内。

23、加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工作。启动实施教育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云平台建设。改善学校装备条件,提高教育装备建设质量。

24、强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。努力实现学校后勤保障“四好、一满意、一放心”(生活条件保障好、后勤工作服务好、在校生活质量好、学校后勤管理好,师生满意,家长放心)标准。

(六)强化依法治教,营造良好发展环境。

25、推进依法治校工作。认真贯彻教育部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》,推进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,做到一校一章程。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,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。大力加强“六五”普法教育。

26、加强教育行风建设。认真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和省、市有关改进作风的要求,大力整顿教育系统干部队伍作风。积极开展校长和学校干部“三进”(进课堂、进寝室、进教研组)活动。大力倡导勤俭节约,精简会议、活动和文件简报。积极参加“行风热线”和“市民问政”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加强财务管理和财产管理制度建设,加强教育内部审计,提高经费使用效益。

27、强力规范办学行为。突出治理学校乱收费、乱招生、乱宣传、乱补课、滥发教辅资料及教师有偿家教等问题。

28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。继续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,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,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。继续开展“廉洁文化进校园”活动。加强热点、难点问题的专项治理。认真做好政风行风评议工作。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办力度。

29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工作。完善教育工作目标考评工作。创新督导方式,做好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工作,提高教育督导水平。

30、加强语言文字工作,指导、督促枣阳、南漳、保康三县(市)通过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。认真开展普通话测试工作。

31、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。认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,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。认真做好信访工作,及时办理群众来信、来访。加强教育考试管理工作,确保各项考试顺利进行。

32、做好其他各项工作。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,加大正面宣传力度。加强教育对外交流工作,扩大襄阳教育影响力。认真做好老干部、关工委、工会、妇委会、共青团、人口和计划生育、招商引资等工作。继续做好教育系统的档案、保密工作。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,积极推行电子政务。巩固民主监督成果,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人士以及非党知识分子的沟通联系。提高人大代表建议、政协提案的办理质量。 

 

 

襄阳市教育局 

20132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