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心比黄金更重要
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
刘汉青
定力比出新更重要 ,行动比口号更重要。
有信心才有力量。信心足,则劲头足、动力足;失去了信心,心态不稳,定力不足,就会自乱阵脚。消解附中人的信心,是“唱衰附中”主要目的。“衰落”、“塌陷”、“崩溃”、“断崖式下跌”……危言耸听的词语附以云里雾里的数据分析,着实能吓人一跳。如果被吓着了,那肯定不是附中人,因为敢于战天斗地的附中人就认一个理儿: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。
信心来自于实力。现实的成绩就是信心,近日,初中女子足球参加全市联赛,一气连胜三场,打败襄城区冠军队,靠的也是信心的支撑;2015年高三成绩就是最好的说明,健美操的全国特等奖的成绩就是最好的例证。历史的光荣传统就是信心,过去那么多的困难都能克服,今天的困难又算什么?这是附中人的传统,不容怀疑,不能忘,更不能丢;学校向好发展趋势就是信心,一切向好的发展变化,无疑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让信心产生力量,关键在于扎实有效的工作。现在的附中振兴不是前十年的简单延续,而是在新形势下、新起点上开始的新征程。我们所面临的,不仅有附中旧有体制机制性矛盾的羁绊,也有新常态下出现的新问题阻挠。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务实重行、真抓实干,锐意创新。不去拼、不去闯,附中不用唱就“衰”了。老一辈附中人凭着“艰苦奋斗精神”为我们闯出了一片天地,如今附中正处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期,我们多一些担当、多一些责任,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,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,多一些应对挑战的底气
●不简单以分数论英雄并不意味着不要升学率
对于附中而言,必须坚定不移加快发展,尽快做大发展体量。我们强调不简单以分数论英雄,不片面追求升学率,并不意味着不要升学率;我们注重特色发展,也不是不要合理的学生成绩。我们要准确理解学校的要求,切忌把“不唯分数”与“不要分数”等同起来,任由考试成绩数据下滑而心安理得或束手无策。
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,附中属于“欠发达”学校的基本校情没有变,规模小、教学水平不高仍是主要矛盾。当前,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,劲头一松、步子一慢,就会再次掉队甚至被远远抛在后面。“劲可鼓不可泄,势可造不可哀”。学校发展压力越大,我们越要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,紧紧盯住目标不松动,争分夺秒、奋勇拼搏,充分挖掘发展潜力、释放发展活力,努力保持昂扬的斗志、饱满的激情,不断做实每一项工作,增强发展实力。
●谁走在调整改变前面 谁就能掌握主动
对于附中而言,必须坚定不移走调整转型升级之路,着力开拓发展空间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,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,谁都躲不过、绕不开,学校也是如此。与优质学校相比,我规模还不大、实力还不强,没有优势可言,没有实力比拼,没有办法与之竞争。只有挖掘自己潜力,错位发展,走差异化之路,办出自己的特色。学校是这样,每一个老师也应如此,也必须教有特色,教有个性,教有成效,否则,我们的努力都是白费。我们的转型升级,是“未好先转”“边好边转”,面临着做特与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,必须变压力为动力。
我们不能把特色发展与提升质量对立起来。当前,教育改革步伐加快,从学校到老师,都必须自觉解放思想,适应新变化,主动调整工作思维和工作思路,加快转变教育教学方式、推进个人和学校工作提档升级。不发展特色不行,不加快发展特色也不行,不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不行。谁走在调整改变前面、走在特色发展前面、走在有效工作前面,谁就能掌握主动,争取到更大的回旋余地和调整空间。如果仍然追求不计成本、不讲质量、不讲方式、不顾学生、不求效益的盲目教学和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”的自怨自艾,不但出彩的目标不可能实现,最低线的成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。有质量的升学率会成为奢望,最基础的几个成绩都会很难。
●现在不需要什么新思路、新口号
面向未来,信心比黄金更重要,定力比出新更重要,行动比口号更重要。现在不需要再提什么新思路、新口号了,只需要大家清醒过来,正视现实,特别是自己,多从自己身上找差距,寻不足,多在自己身上下功夫,调整心情,激发激情,着实改进,务实推进,扎实奋进。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决策部署上来,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、坚定性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真抓实干,不断迈出工作的新步伐。
●要敢于“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”
大家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,必需敢于“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”。问题就是问题,缺点就是缺点,不足就是不足,必须面对,不能回避,不能躲避。皇帝新装的心里必须剔除,脸皮必须撕破。只有这样,大家才能红红脸,出出汗,排排毒,才能轻装上阵,绝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,不分是非曲直,不分好坏。不能还在顾忌大家的脸面,而不顾及大家的里面,结果,大家会彻底丢掉尊严。
●绝不能忽视改革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成绩是第一动力,是工作的内在要求。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,确实是千头万绪。完成好高考任务,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、眉毛胡子一把抓,而是要沉着冷静、讲究方法,抓住要害、精准发力。在强调全局顶层设计、高位推动的同时,绝不能忽视复习备考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如果上下不通畅,出现中梗阻现象,工作效益就会大打折扣,甚至出现负面效果。大家务必都要有全局意识,推出的工作措施必须与相关方面协调磨合好,不能“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”。
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,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倡导解放思想,大力弘扬务实求真精神。在强调不抢跑不拖宕的同时,尤其要鼓励各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责任田内,大胆尝试、大胆探索、大胆创新,用积极的思维、举措和办法,破解工作中的矛盾问题。
●抓“大”的同时,也不能放“小”
今天初中面临的最大实际,就是要改变过去的惯性思维,不再是“抓两头带中间”而要矫枉过正,要抓中间的大头来带动两边的小头,唯有如此,方能快速扭转局面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学生成绩和升学率的提升。做教学工作的关键在于端正态度、转变观念、优化教学设计、完善教学手段、激发学生活力、形成有效教学、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竞争力。提升成绩,面向全体是基础,培养优生群体是关键,优化保证落实措施是手段。既要注重优生拔尖,达到头羊引领作用的最大化,又要注重培育潜在学生的增长点,实现潜在后备力量的规模优质化,更要防止掉队学生的边缘化、荒漠化。我们抓优生升学,并不是忽视后进生的成绩,而是要强化两者之间的相互渗透、互动发展,善于运用有效手段帮助后进生进步,运用优生的成绩激励带动带动后进生的进步,努力把这笔“宝贵的存量盘活、用好”。
附中要发展,必须集中力量抓好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龙舟等优势特色项目推进,这对于促进学校规模发展、壮大学校升学成绩、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。在抓“大”的同时,也不能放“小”。
古语有云:“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”只要我们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、背水一战的决心、志在必得的信心,解放思想、开动脑筋、脚踏实地、埋头苦干,就一定能够化解附中“成长的烦恼”,就一定能够打赢附中转型发展、特色发展这场硬仗。
我们既要有“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”的恬淡,又要有韬光养晦、厚积薄发耐性,最主要的,要有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的信心。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关键时期,多一分信心,就多一分战胜困难的力量,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,多一些应对挑战的底气。
风雨中我们砥砺前行、克难攻坚,必将创造附中更加美好的明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