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内容

站好三尺讲台,争做“大先生”

湖北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党委书记、校长 

刘汉青

2021年9月10日

494b4db6c72e476abc5a9984d6087766 

老师们,家人们:

   今天是我们的节日,第37个教师节,值得庆贺。我谨代表附中党委领导班子及我本人,向全体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贺!并通过大家,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附中家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!

在此相聚,表彰先进,凝聚精神,奔向未来。受到表彰先进,应该是我们全体教师,附中的没一点成绩与进步,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,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,谁也离不开谁。

640.webp

一、回答三“谁”,努力担责任

    我是谁---“白酒青盐我是谁”,是定位问题!

在今天这个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铁时代,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”已经不合时宜,火车头重要但仅仅是其中一节,潮流已变为“高铁超级快,节节动起来”,高铁将动力分散到每一节,形成动车组!

   其实,任何时候,“动车组”才是动力之源,“火车头”只是把方向,动力来自于上下同欲,附中的任何一件事的成败,完全取决于今天在座的全校教职工这列高铁的“动车组”!

  我一直不敢苟同“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”,到是赞同“一个好团队才是一所好学校”。一个好的干部团队、教师团队、学生团队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!大家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高质量、特色附中,就一定会梦想成真。离开了大家的精诚团结、并肩作战,校长何用?充其量就是孤家寡人,什么都不是!

   几十年的磨炼锻造,无数的亊实一再证明了并将会继续证明附中是一个好团队。

   附中“动车组”有清新明晰的共同目标。无论面对任何困难,附中动车组从来没有成为一盘散沙,相反更为团结,更有战斗力,彰显其特有的荣光!这就是每一位有情怀、有正气的附中人与众不同之处。在今天新的赶考路上,我依然坚信:我们不会丟脸于前人,一定会做得更好。每一个人都会把更好的附中这个目标融合贯穿每一个岗位、每一天具体的工作中。

   历史证明附中“动车组”有负重爬坡、乐于奉献的责任担当。“千钧重担人人挑”,先辈附中人用柔弱的双肩不仅挑得起这个重担,而且走得稳。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,今天的附中人一直铭记,人人都来添砖加瓦,附中一定会越来越好!“能挑千斤不挑九百九”,这是附中及附中人共有的道德感!我们要勇挑重担,因为我们少挑一点,就意味着别人多挑一点;我们要要看得见身边挑重担、努力工作的同伴,不能让吃苦耐劳的人吃亏!

  附中“动车组”鲜明的特征是有相互补台的团队意识。“ 相互补台,好戏连台;相互拆台,一起垮台”,这是附中动车团队的光荣传统;“一损俱损、一荣俱荣”,这是附中动车团队恪守的行动信念。前行途中,我们相互提醒、相互帮衬;危难面前,我们绝不冷眼旁观、相互看笑话;我们是无私奉献、不计得失?还是拈轻怕重、偷奸耍滑?我们的合作意识、团队意识,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结果。

   我们是附中“动车组”,附中就是我们!我们消极,附中就消极;我们灰心,附中就灰心;我们振奋,附中就振奋;我们崛起,附中就崛起!让我们一起为责任而战!为荣誉而战!

af38818049a744f59c52bff2c20df274

   为了谁---“为谁辛苦为谁甜”,是目标问题!

在附中,理想情操、无私奉献等高大尚的目标都被转化为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”的点滴行动!为了自己成为好干部,也就是为了附中和附中人,有建树、有口碑,说出来,不可耻!好干部自然是附中师生的福气,更是附中的骄傲。为了自己成为好老师,也就是为了学生和附中,有业绩、有声誉,说出来,没关系!好老师当然是学生和家长的希望,更是附中的财富。我们人生和事业的支点是共同,就是教出优秀学生、办好有品质的附中!我们同在一条船,是利益共同体、价值共同体、命运共同体。俗话说“大河有水小河满,大河无水小河干”,无数事实告诉我们,无论是教师专业成长、干部职务晋升、个人经济利益,还是自我价值实现,只有集体进步了,个人的这些才能水到渠成!因此,我们为大家,更是为自己!只有附中振兴了,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感才会倍增,这些还真不是有权有势有钱就能有的。

ca7d3c7c20a54687a2392a80e0dbd161

依靠谁?--“江山靠谁守”,是方法问题!

办好学校最大的依靠是教师队伍。学校是大家的,不是校长一个人的,我们一起享受发展红利、一起承担发展责任,附中的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附中人。当然,我们身处附中,总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有这样那样的抱怨,这完全正常,说明我们都在为附中思考,正有了这样的前提,我们才有改进的动力。张爱玲说“婚姻是一袭华丽的袍子,里面爬满了虱子”,道理同此,我们不能有“虱子”就废弃婚姻。只要我们正视问题、看清主流,就会充满信心。客观而言,附中政治生态优良,整个校园充满了热情和正能量,正气永远压着邪气、不服输里满满的不服气、克难奋进里永远憋着劲,想用行动成就最好的自己,用实力提升附中的竞争力,这次的干部交流、援疆教师的派出、年级负责人的调整、班主任的安排等等,都无一不在证明着我们的努力。

特别是两年的新冠疫情的防空,政治巡察及其整改工作,还有今年党史教育的有效开展,处处彰显着我们附中党员、干部、教师是一支有奉献精神、作风顽强、能打胜仗的队伍!中青年同志不计得失、吃苦耐劳、踏实肯干;资深老同志老当益壮、以身示范、作出表率!有这种精神打底,附中一定会无往不胜!

扬长避短,错位发展,是附中不变的选择。每一个附中人的工作如何出亮点,需要大家八仙过海显神通,好思路、好办法、好点子只能从附中广大教师中来,因为我们每一位都是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力量,我们决不能置身事外做看客!

f0fb3828d08e4867b00bb885ad4c301b

二、用好三个“利”努力尽使命

不容回避,附中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的问题,必须增强发展的紧迫感、使命感、责任感。例如说我们的硬件有硬伤、人员严重不足、分数排名还靠后,社会家长的信任度、美誉度还不是太高……但是,我更想说天时地利人和,振兴附中正逢其时!行棋观大势,落子谋全局,行动顾大局。

“天时人事日相催”,教育改革春风铺满地,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全面深刻地变革。这两年,以党中央、国务院“两办”名义密集出台系列教育深改的文件,未来一段时间就是具体实施、全面落实、严格督导的最关键时期。“评价改革”“公民同招”“双减政策”等等,都会对学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,只要我们站稳阵脚、抢抓机遇,我们就能迎来更快更好地发展!

“评价改革”意味着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将不再因为简单的结果评价而被抹杀。多年来,我们秉承着育人良知,像阳光普照一样播撒我们的爱心,承担了教育“兜底”任务,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的热潮下,我们的付出往往被大家所忽视、我们的成绩往往被片面的数据所掩盖。持续推动的评价改革会还我们迟来的公正。当然,从眼前来看,社会大众关注升学率、重点率,我们也不能躲在象牙塔里、生活在真空里,该提高的分数、该提高的率,我们也要提高!我们追求分数、但一定不惟分数!

“平台招生”,我们不再受“借读掐尖”之苦少了几道“筛子”的筛篦,终于看到了希望,但新的问题又来了:如何确保与优质学校差距不被进一步拉大?与兄弟学校如何保持同步前行?如何进一步凸显特色优势?……这是我们新的挑战!

国家“双减政策”落地,大家都不能“提前抢跑”、都不能吃“兴奋剂”了,公平竞争环境里,学校硬实力也将成为升学竞争的主战场,教师的真本领将是硬通货,我们要积极谋划、主动应对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!

“南畝万箱增地利”,我们附中在襄城区南部的岘山景区位置,未来更是襄阳古城5A景区重要组成部分,寸土寸金,拥有这么大一片校园,闹中取静、殊为难得;几十年的学校、底蕴深厚;特色阳光教育、声名远播……这是我们看得见的“地利”,还有我们看不见的“地利”,603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,对附中也是利大于弊,在全市教育容量捉襟见肘的情况下,附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彰显。 

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的人和。虽然附中不是名师辈出,但是个个都有招数,最重要的是优秀青年教师是主体;今年高三高考中,严力等为代表的青年新锐,用可圈可点的分数,支撑起附中师生“我辈岂是蓬蒿人”颜值担当;龚科萍等物理学科组,用一组组数据,勾勒出“立德立功”附中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模样;还有为暑期集训耗神费力的30多位教师,用一页页PPT画面,描摹出附中人“采得百花成蜜后”的默默付出;郑秋韵、李艳阳、梅丹丹等为代表教师,用一首首歌曲,咏叹着附中“立德树人”的特色耕耘。他们有情怀、有热情、讲正气,充满正能量,有努力办好附中的强烈愿望和不竭动力;他们阳光有朝气,与教育改革方向高度契合,贴近学生、贴近校情,既高屋建瓴,又润物无声,浸润、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田……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功夫不负有心人。

mmexportb3fe747c9ddd01235140c7477837c082_1630974

三、珍惜三个“分”,努力享福分

附中是我家,兴衰靠大家,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缘分、恪守本分、积淀情分、共享福分!五湖四海相聚于此,八百年修来的福分,更应懂得远亲都还不如近邻的真谛!我们能在附中这条龙舟和衷共济,这是天大的缘分!我们是一条壕沟”里的战友,是在战场上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的人,当面可以提意见,背后绝不说坏话!我们要珍惜这个缘分,体恤自己的伙伴、关心自己的伙伴,痛苦着他的痛苦、幸福着他的幸福!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能得到滋养!文人相轻的毛病,尽量克服;小肚鸡肠的错误,努力消除;自我中心的固执,设法革除;自以为是的执拗,有效根除……在羊祜山下,高举立德树人大旗,培育自己有教无类的教育胸怀和格局,努力做有温度的老师、开展有温度的工作、培养有温度的孩子、成就有温度的教育!

谢谢大家!